在河南大周产业集聚区里,每一分钟都发生着什么?在德威股份镁合金轮毂车间,1分钟能为一只汽车轮毂进行打标、为两只汽车轮毂进行颜色喷涂;在金阳铝业冷轧车间,1分钟能剪切长达200米的铝卷毛边;在葛天废钢中心,1分钟能精准剪切2吨的废铁实心压块供冶炼加工……“大周速度”,不可小觑。
谁也没料到,这个曾经以收破烂为生的贫瘠小镇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华丽蜕变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
“父亲就是靠收破烂,养活了我们一家人。”尚军伟说。如今,他子承父业,坐拥3家再生铝公司,年销售额突破19亿元,直接间接吸纳就业人员1500多人。
“谁不是呢!早年,我也是跟着我母亲走街串巷,一天下来,累得不行。但那时候小,没想到收破烂的学问还挺大!”谈话的这位叫薛超峰,如今已是河南瑞佳铝业的董事长。
“我是什么金属生意都做过,废铁杂钢,铜铝合金,现在也在做陶瓷卫浴。不过回想以前的生活是真的辛苦,一年365天,可以说从来没有准点睡过觉,厂里一个电话打来就得赶快过去。”河南春普镁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三峰回忆,“现在真的好太多了,技术跟得上,麻烦自然少了不少,很多问题自动化系统都能解决。”在记者采访期间,三人聊起以前的过往,有说不完的话。
从家家户户收破烂到变废为宝,从一无所有到资源富矿,大周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这里变成再生循环经济的“金属王国”。目前大周产业集聚区入驻规模以上企业87家,各类经济实体1000余家,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是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也是长江以北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有了这些名号的加持,下一步,大周产业集聚区将如何发展?
因时度势,许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许昌·长葛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的战略构想。
长葛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通过中共中央对外经济联络部合作平台首次赴德国捷克进行考察学习,并与德国鲁道夫·沙尔平战略交流咨询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充分交流,运用德国西马克技术建成的国内第四条、河南第一条六连轧智能生产线已在金汇不锈钢产业集团正式投产。
从此,大周便与德国结缘,拉开了“中德合作”的序幕。
2017年8月,拥有自主专利的河南德威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德国库克技术年产100万只镁合金汽车轮毂项目建成投产,这是全球第一条工业化镁合金汽车轮毂生产线。
2017年9月,好宜家铝业运用德国奥托·容克技术年产50万吨的再生铝板锭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总投资达3.2亿元。
2018年12月,河南艾浦生再生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德国西马克技术,建成我国再生铝行业第一条废易拉罐大扁锭生产线。
2019年4月,长葛市人民政府与德国百菲萨公司签订正式协议,德国百菲萨集团独资5000万美元在大周产业集聚区建设“电炉炼钢除尘灰威尔兹回转窑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
……
“加快再生铝行业的升级势在必行,我们和德方的合作只是向工业4.0迈出的第一步。下面,我们还将和欧美一些先进的企业加强联系,再生铝的‘好戏’还在后面!”河南好宜家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尚军伟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工信部已经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这是全国第八个也是河南省首个获批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
对于长葛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的建设情况及发展思路,长葛市委书记尹俊营向记者介绍:“按照许昌市委、市政府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和‘3个20’目标(落地20个对德合作项目、签订20个对德合作协议、达成20个对德合作意向)要求,我们开展了常态化对德合作交流,大周产业集聚区是对德合作的主战场。我们已与德国欧博迈亚公司、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签订了规划协议,将建设约35平方公里的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工、宜商的中国中部中德合作示范区和全省先进制造业的标杆。”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许昌经济总量从1978年到2008年突破第一个千亿用了整整30年时间,由2008年到2014年突破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目前,许昌已经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竞争力居全省第3位,形成了1个超千亿元、2个超500亿元和6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在前不久发布的2019河南民营企业100强中,许昌有10家企业入围,其中长葛企业占据5个席位,大周集聚区的金汇不锈钢产业集团、金阳铝业出现在榜单中。
从最初农民自发形成的废旧金属专业回收队伍,到现在大周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不锈钢再生产业包括回收、冶炼、简单加工、精深加工、销售在内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再生资源“互联网+城市矿产”的交易模式,这是质的飞越。
金属王国,蓝海可期。在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的规划建设引领下,大周产业集聚区势必成为河南省集聚区发展建设的排头兵,也将继续为河南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加出新出彩的贡献。